为促进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有效推进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工作,建筑工程系于6月30日下午,在应天校区教学楼103室举办博士科研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新进博士李鹏飞、韩少阳和栾皓翔主讲,建筑工程系副主任陈子璇博士主持,建筑工程系全体教师参加了交流会。
李鹏飞博士重点介绍了其在准脆性材料断裂数值仿真,3D打印弹塑性材料断裂多尺度建模以及基于相场方法的结构抗裂拓扑优化数值算法开发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和科研成果。他指出,相场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模拟材料断裂和开发结构抗裂拓扑优化数值算法。
韩少阳博士提出了一种用于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可靠、重复性高、周期短、环境影响小且不需要复杂仪器等优点,并已经成功应用到膨胀土实际工程中。此外,还提出了对膨胀土进行改良的治理方法,通过对改良前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水稳特性及微观结构的研究,揭示了化学沉淀法改良膨胀土的机理并验证了其改良效果。
栾皓翔博士分享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的推广利用。该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可与普通混凝土相当,并对该再生混凝土的冻结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影响冻融破坏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再生混凝土可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又可减少矿石资源消耗,是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遵守国家“双碳”政策的最佳途径之一。
本次交流加深了建筑工程系教师对新进博士研究方向与内容的了解,活跃和拓展了科研思维,激发了教师们的科研热情。系部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活动,助力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围绕特色学科形成特色科研团队,提高科研水平,为较快较早实现学校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权评审等战略规划目标不断奋斗。
(建筑工程学院 文/陈子璇 图/陈子璇 陈武 审核/曹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