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新宇

 职务:建筑工程学院 院长


个人简介

教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相关领域创新技术研发及应用。以第一作者在重要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技术10余项。江苏省科协科技智库专家、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评标专家、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专家库岩土工程专家、《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审稿人等。主讲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房屋建设工程管理与实务等。


论文发表情况

[1] 110kV变电站电缆沟断裂事故处理及评价[J]建筑技术,2018.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2] 外墙插入比对坑中坑基坑变形影响的敏感性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8.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3] 坑趾系数对粉土坑中坑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J]公路,2017.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4] 地铁基坑地下连续墙渗漏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建筑技术,2017.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5] 坑趾系数对坑中坑基坑变形影响的敏感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6] 地铁换乘站深基坑内支撑体系的优化设计与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6.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7] 超深地下连续墙穿越既有地铁临时竖井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8] 地铁换乘站“坑中坑”开挖变形特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第一作者,中文核心/EI检索

[9] Hou Xin-yu, Liu Song-yu, Wang Zhan-Sheng, Tong Li-yuan, Fang Lei. Effect of Compaction Grouting Reinforce on Deforma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in Metro Station in active Zone. [A]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rchitecture, Civi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CEE 2011),2011.第一作者,中文核心/EI检索

[10]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水囊加固措施及效果评价[J]施工技术,2010.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主持/参与项目情况

纵向

[1] 双碳战略目标下交通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22GLB020),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2022.12-2024.12,主持

[2] 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地铁深基坑施工时变风险模型研究(14KJB560004),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014.08-2016.08,主持

横向

[1] 装配式建筑职业教育及产业化策略研究,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2020-2022,主持

[2] 大规模保障房地下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2016-2018,主持


获奖情况

[1]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十一批资助(2014JZ010),省级,排名第一;

[2]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4),厅级,排名第一;


授权专利

[1] 一种半逆作法坑中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ZL 2013 1 0246593.5)

[2] 一种地下连续墙板式刚性接头及其施工方法.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ZL 2013 1 0246594.X)

[3] 一种大直径弧形钢板桩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ZL 2013 1 0246500.9)

[4] 一种大直径弧形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ZL 20130200356223.2)

[5] 一种地下连续墙柔性接头.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ZL 2013 2 0660583.1)

[6] 一种地下连续墙刚性接头.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ZL 2013 2 0660908.6)

[7] 一种地下连续墙柔性接头箱.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ZL 2013 2 0664045.X)

[8] 一种地下连续墙刚性接头箱.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ZL 2013 2 0660471.6)

[9] 一种水下混凝土液面高度监测设备.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ZL 20140200216248.7)

[10] 一种具有挡水和封堵功能的减压井密封结构.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ZL 2015 2 0335641.2)

[11] 具有挡水板的降水井密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ZL 2015 0 033558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