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动员引领广大团员和青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2月28日中午,2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1班团支部在应天校区图书馆一楼活动室组织开展“激发爱国情怀,挺膺青春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校党委副书记牛玉韬出席活动并与同学们亲切交流。校团委书记包慧君、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亚,辅导员汪博恺、班主任刘彦辰和全体同学参加活动。活动由朱宁祥主持。
本次主题团日活动根据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要求,围绕“挺膺担当”主题,创新学习和活动形式,发挥学校周边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让学生成为主讲,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将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交流分享一体推进。
活动中,21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中国自强之星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车奕暄同学讲述了自己在校期间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勤奋求学,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成长经历,为刚开启大学生活的23级同学们树立起身边榜样。各小组长通过视频展示汇报了四个小组近期开展系列“行走的思政课”的见闻感受、所思所悟。同学们结合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自的学习感悟,交流了入学以来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成长感受。
牛书记对本次活动表示高度肯定,他认为“行走的思政课”既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了真理,又拓宽了交流分享平台,应该常态化的开展下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希望同学们在此次行走研学中获得真知,从优秀的学长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努力做一个有文化底蕴、有信仰情怀、有奋斗精神的人,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领域挺膺担当。针对交流过程中同学们提出的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困惑,牛书记给出几点建议:一要学会学习。在终身学习时代,只有努力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二要学会实践。参加各类竞赛是大学期间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学会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才能相互成长。三要学会交往。要珍惜大学同学的友情,人交往贵在真诚相待,一段能够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的感情或关系方能真正走远。牛书记幽默风趣、语重心长的回答,不仅解答了同学们遇到的困惑,也温暖了他们的心田。活动最后,牛书记向23城轨1班赠送了书籍《一位建筑师 半座南京城》,希望同学们在新的一年继续走遍南京、读懂金陵,结合专业实际更好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做贡献。
活动前期,辅导员、班主任指导学生干部做了充足的功课,同学们自发设计地图,分四个团小组前往长江路,从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图书馆、六朝博物馆到梅园新村纪念馆,由各组长为同学们讲解文化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建筑专业知识,在行走中将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相结合。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23城轨1班的主题团日活动是学院活动的一个缩影。本学期以来,建筑工程学院通过深入开展“走遍南京、读懂金陵”“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今天,引导同学们将认识南京、读懂南京与学习先辈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重任联系起来。今后,学院将继续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和实践育人“大课堂”,寻访红色建筑、历史建筑,加强调查研究、小组探究和活动分享,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在行走中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文:汪博恺/图:宁可/审核: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