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工匠精神、投身强国建设 ——建筑工程学院2024级“行走的思政课”活动纪实

发布者:孔萌发布时间:2024-11-06 10:59:18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活动,建筑工程学院精心策划组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学生从行走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厚植爱国情、砥砺强国志、躬身报国行。11月3日,2024级9个班260余名新生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徐亚、第二党支部书记仲青、辅导员江胜锋及班主任带领下,踏上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思政之旅。

南京长江大桥下:工匠精神与时代记忆交相辉映

早晨8时,阳光明媚,同学们满怀期待从应天校区南门出发,前往南京长江大桥玻璃栈道。抵达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敬东老师在长江大桥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思政课。刘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建桥历史,深情讲述大桥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的英勇事迹,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老一辈工人阶级的艰苦奋斗与创新精神,以及这座大桥所承载的时代记忆与民族自豪感。建筑工程学院孙丽君博士则从专业角度解析大桥的结构构造、建筑设计巧思和施工难点,让同学们在赞叹之余,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建筑之美。

行走的力量:见证历史变迁与时代发展

随着活动的深入,同学们踏上了前往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徒步之旅,全程5.4公里,途径下关火车主题公园、民国海军医院旧址、民国首都下关电厂、中山码头等多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班主任及班团干部在行走中为同学们介绍沿途的历史变迁与新时代的发展成果,让同学们在行走中观察、实践中思考、学习中成长。在南京长江水生生物科普馆,马院张丁月老师结合长江生态保护战和江豚种群恢复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微思政课,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

渡江胜利纪念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经过1个半小时的徒步跋涉,全体师生顺利抵达渡江胜利纪念馆。在红色群雕广场,马院宋点老师深情讲述西柏坡精神,带领同学们穿越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如何在艰苦卓绝中坚守信念,英勇奋斗,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基石。在京电号小火轮前,同学们静默凝视,这艘渡江战役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先烈的英勇与牺牲,各班级纷纷合影,将这份珍贵记忆镌刻心间。进入场馆,思政课堂生动展开,马院韦庆玲老师等与院学生干部以图片、视频、实物为媒介,再现渡江战役的壮阔历程,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堂场馆里的思政课,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与时代责任感,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不仅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更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等方式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感受到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红色基因的力量和工匠精神的魅力。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从路线规划到组织保障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安排,活动也得到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力支持。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对历史对南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未来,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坚持课内课外一体、校内外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模式,贯通学习“五史”和新时代伟大成就,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在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体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光辉历程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仲青、江胜锋、宁可/审核:徐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