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灼灼,蝉鸣奏响成长的序曲;爱心灼灼,青春点亮多彩的假期。为切实缓解家长“暑期看护难”的烦恼,让青春力量在实践中绽放光彩,7月至8月,建筑工程学院数名青年学子,化身充满活力的“暑托班小老师”,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用专业知识作笔,以满腔热忱为墨,为孩子们勾勒出一段“安全、充实、有趣”的暑期时光,让爱心与责任在课堂内外温暖传递。
24工程造价班李可同学积极响应“爱心暑托班”服务号召,在宿迁市宿豫区闸东社区托管机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实践中,她以爱心为出发点,协助带班教师完成日常教学组织、秩序管理等工作,密切关注学生身体状况与行为表现,主动防范磕碰、争抢等意外,用细致关怀守护孩子们的暑期安全。这段经历不仅显著提升了她的观察力、应急能力与团队协作力,更让她在“爱心暑托班”的服务一线,深度感受儿童成长需求,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通过与学生的高频互动,她的耐心与沟通能力得到持续锻炼,也更深刻理解了公益服务的意义,综合素养与责任担当同步提升。
24建筑工程技术班魏爽同学于8月前往滨海正红暑托班授课。他结合儿童认知特点,精心打磨课件、挑选教具,把原本枯燥的知识拆解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互动游戏。面对孩子们一双双满是好奇与求知欲的眼睛,他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天马行空的问题,还结合自身专业,分享成长中的学习经验与感悟。当看到孩子们因收获知识而露出纯真喜悦的笑脸时,他既满是欣慰与自豪,也在这个过程中显著锻炼了沟通表达与课堂组织能力,更从教育的细节里深刻体悟到这份事业的伟大与崇高。在爱心暑托班的温暖舞台上,魏爽以知识为桥梁,传递关怀、温暖童心,在奉献中实现了自我成长与价值传递的双向奔赴。
23建筑室内设计1班潘小娜同学在南京市花园酒店基地参与爱心暑托班实践。她聚焦孩子们英语、语文能力提升,将知识融入趣味游戏,打造“寓教于乐”的课堂;同时悉心照料孩子们的日常起居,关注其身体与情绪变化。此次实践让她沉淀知识、锤炼技能,更深刻领悟团队协作价值与社会责任重量,学会耐心倾听引导,真切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未来她将把实践收获转化为前行动力,在学习生活中深耕实践能力,以青春力量践行责任担当。
2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2班施佳琪同学在东台市赶考小状元AI智能自习室实践时,针对性指导小朋友语数英三门学科的学习,助力其攻克难点,自身教学技巧、沟通能力和学科知识储备也同步提升。此次实践,不仅帮助孩子们在学科应用与学习兴趣上收获明显进步,也让她积累了跨龄教学经验,沟通应变能力显著增强,对学科教学重难点的把控更精准,专业素养得到扎实锤炼。
时光荏苒,爱心暑托班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学子们的不舍中落下帷幕。从手把手辅导作业的耐心陪伴,到趣味科普中的互动欢笑,建筑工程学院的学子们不仅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与成长”的种子。此次实践,既是学子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能力的生动实践,更是建工人“建德精工,匠心筑梦”的责任担当。未来,他们将继续带着这份温暖与收获,在青春赛道上书写更多担当故事。
(文:汪博、邱瑞/图:建工院团总支/审核: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