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点,小儿子已酣然入梦,备战中考的大儿子依旧挑灯夜读。40岁的徐芳芳坐在他对面的餐桌旁,伴着键盘声默默陪伴。键盘声与笔尖摩擦声交织,映着台灯暖光的不是焦虑,而是两个生命共同生长的轨迹——一边是少年在数学题海中破浪,一边是母亲在钢筋混凝土图纸里突围。这对母子的“夜读图”,恰是她“人生不设限”的生动注脚。

筑梦:从“小镇做题家”到“斜杠教师”
徐芳芳来自苏北农村,骨子里刻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凭着一股“小镇做题家”的韧劲,本科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后考入南京大学攻读英语专业硕士,此后一直从事英语翻译与教培工作。从高中教资到雅思教培,从MTI考研辅导到国家二级笔译课程,20年执教生涯里,她执教的K12学科英语、专转本英语通过率超80%,成为家长口中的“提分锦鲤”。更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跨界学习能力——考取江苏省二级建造师(市政/建筑双专业)、攻读江苏开放大学土木工程本科,将“文科生”的标签撕得粉碎。当人们惊叹于她的“多面手”时,她只说:“学习是刻进DNA的本能。”

逐梦:双减浪潮下的破局重生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教培行业寒冬骤至。站在事业十字路口,徐芳芳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在亲戚建议下接触土木工程——这个看似与英语教师毫无关联的领域。作为文科生,她坦言最初“看到钢筋符号就头晕”,但表哥一句“你能行”让她咬牙买下教材、加入学习群、搜寻网课。六个月后,她二级建造师市政专业一次性通过考试;次年又增项建筑专业,用三个月啃下“建筑力学”这座大山。

徐芳芳的建筑力学课程笔记
圆梦:开放大学的“超龄学霸”日常
为了报考一级建造师,徐芳芳选择到江苏开放大学土木工程本科“回炉”。在这里,她遇到了一群“超龄”同窗:有转岗的工程师、有陪读的妈妈、有退休再出发的老人。老师们总在课后提醒“作业进度”,同学们在群内分享“工程制图技巧”。两年半的求学路,她不仅拿到了学位证书,更收获了“时间管理大师”的称号:清晨送娃、白天上课、夜晚辅导孩子加自学,连碎片时间都被她用来背单词、算力学题。而这张沉甸甸的学位证书,不仅圆了她投身建筑行业的职业理想,也成为她事业跃升的“钥匙”,让今日的坚持成为明日职业蓝图的新起点。


回望·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今的徐芳芳,已是“双证在手”的跨界达人。但她说,最珍贵的收获不是证书,而是“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终身学习理念和“人生不设限”的勇气。当大儿子骄傲地向同学炫耀“我妈妈会解力学题”时,当小儿子指着工地上的塔吊说“那是妈妈的专业”时,她终于明白:所谓“圆梦”,从来不是抵达某个终点,而是永远保持向上生长的姿态。

取得学位后,她带着锦旗专程来到学院,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在与学院老师交流中,她坦言:“是你们让我相信,人生没有‘太晚’,只有‘不愿’。”
这位40岁的母亲、跨界学者、斜杠教师,用三年时光完成了从“英语名师”到“土木双证持证人”的蜕变。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逆袭”,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天生的“学霸”,只有永不言弃的“筑梦者”。她的故事里,藏着最朴素的真理——所谓“破局”,不过是把“我不行”换成“我试试”。而这些,正是“筑梦逐梦圆梦”想要传递的力量——用身边人的故事告诉每个在奋斗路上的人:只要勇敢追梦、持续行动,人生永远有新的可能。
(供稿:建筑工程学院,审核:徐亚)




